國內外體育品牌備受深度調整期"煎熬"
【中國鞋網-】由于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美國經濟疲弱不振,中國內地經濟逐步放緩,體育用品公司普遍在“訂單下跌、庫存過高”的逆境中苦苦掙扎。
2011年,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年增長率從昔日的20%下降到13%左右,而2012年,這一情況繼續惡化。不久前,在港上市的多家體育用品股均出現大幅下跌,跌幅曾累瀉54%;中國動向和匹克體育也曾分別累跌49%和43%。
早前率先發盈利預警,并透露其2012年全年訂貨會數據顯示,總訂單量將錄得高雙位數百分比下降,加上未來幾年的推廣費用將大幅增長等因素影響,料2012上半年以至今年全年的凈利將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其中鞋產品的訂單金額按年計造成了低雙位數下降,而服裝產品的年跌幅更超過20%。再加上近期遭遇西班牙授權商公司倒閉、人事變動以及高管流失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響。李寧公司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李寧發布盈警后不久,匹克體育也發布稱,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六個月及截至十二月底止年度綜合凈利潤,同比均會顯著減少,主要是今年業內廣泛的庫存調整及疲弱經濟狀況,對集團體育用品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公司去年度凈利潤按年減少5.4%至7.77 億元人民幣。
安踏公告亦披露,于4月份結束的2012年第4季度訂貨會之訂單額錄得低雙位數百分比的跌幅,全年訂貨會之合計訂單額(按批發價值計算)更錄得高單位數百分比的跌幅。公告又稱,內地市場競爭激烈的程度,“已對集團之零售商過去幾個季度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
相對而言,特步國際雖表現較好,但其今年4月在廈門舉行的第四季訂貨會上,訂單金額錄得中單位數增長,與去年同一時期24%的增幅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361度的數據也勉強維持“體面”,宣布在2012年冬季訂貨會上,其成人產品訂單總數(按批發價)按年升約2%,但與2011年27%增幅相比,亦錄得嚴重倒退。
受傷的還不止國內體育用品品牌。
在中國業績一度表現良好的,日前發布第四財季財務報表,財報顯示,該季度中國市場銷售收入出現下跌趨勢。與第三財季相比,環比下跌3.9%。截至2012年6月,耐克大中國區該季度包括鞋類、衣服、配件在內的銷售總收入達到6.67億美元, 相比第三財季的6.94 億美元下降了3.9%。
總而言之,2012年,進入深度調整期的體育用品正在忍受前所未有的煎熬,但隨著倫敦奧運會的到來,似乎又帶來了一絲希望,多少激起他們奮起突圍的欲望。但奧運營銷到底能改變多少,還不得而知。(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