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財務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企業面對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大,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企業為了創造特定的投資機會,吸引資本市場資金,就必須付出資本成本的代價。換句話說,資本成本就是指企業取得和使用資本時所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越低,則取得的收益就會越高。如果一項投資有很高的期望收益, 企業會產生較高利潤,對投資者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反之,如果投資者期盼的收益率與項目的資本收益率有著較大落差,那么這個項目就不能在資本市場吸引投資者,表明這是個失敗的投資。資金成本還可作為衡量企業經營成果的尺度,即經營利潤率應高于資金成本,否則表明經營不利,業績欠佳。
1 資本成本的概念及意義
1.1 什么是資本成本
從投資者角度看,資本成本是資本市場投資環節特定的項目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可以稱為機會成本。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資本成本是企業為實現一定的投資機會、吸引資本市場資金所必須滿足的投資收益率。如果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大大高于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將引導大批的投資者進行投資;相反若企業資本收益率低于投資者期望的收益率,那么企業將難以在資本市場上吸引投資者。也就是根據期望收益率的高低,投資者將做出取舍,自然會是傾向于更具吸引力的投資項目。
1.2 資本成本的實際意義
資本成本是企業籌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的資本可以從各種渠道,如銀行信貸資金、民間資金、企業資金等來源取得,其籌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如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銀行借款等。但不管選擇何種渠道,采用哪種方式,主要考慮的因素還是資本成本。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所籌措的資本,將會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由此產生不同的財務風險和資本成本。所以,資本成本也就成了確定最佳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籌資數量的增加,資本成本將隨之變化。當籌資數量增加到增資的成本大于增資的收入時,企業便不能再追加資本。因此,資本成本是限制企業籌資數額的一個重要因素。
(1)資本成本可以作為評判企業取舍投資機會的基礎標準,資本成本起到了基礎性對比數據的作用。只有當投資機會的未來收益率超過資本成本,才可以進行該項投資,
(2) 資本成本是一種用來衡量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臨界標準。大家知道,只有未來投資收益率高于資本成本,經濟業務開始經營才有經濟價值。資本成本為經濟業務、資產重組或追加投資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用于企業評估內部正在經營的經濟業務的資本經營基準。
(3)未來收益穩定的企業可以通過增加長期債務,減少高成本的股權資本來降低企業綜合資本成本,資本成本可以作為企業未來收益風險變化,調整資本結構的依據。
(4) 資本成本是評價和選擇投資項目的重要標準。資本成本實際上是投資者應當取得的最低報酬水平。只有當投資項目的收益高于資本成本的情況下,才值得為之籌措資本;反之,就應該放棄該投資機會。資本成本作為價值創造狀況的指標和評估企業資本經營業績,已受到各界關注。
2 資本成本決策的重要意義
2.1 資本成本決策與經營理念
由于各個企業的性質不同,資本成本對一個企業經營理念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考慮:一是規避資本成本;一是重視資本成本。在經營理念上,企業主要應致力于正確地進行投資、經營和融資決策,而不應過度關注資本成本數值,更需要了解資本成本的實際意義。
一個企業建立和推廣資本成本理念的目的, 在于促進、形成企業為股東創造市場價值而不是賬面價值的經營理念以及創造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財務戰略目標。而并不在于精確的計算出實際上并不能準確估算的資本成本金額。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外部評價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資本成本。由于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未十分成熟,還未形成資本成本估算方法和數值一致時,企業可以不必過分關注本企業資本成本具體數值,特別是以技術創新為發展方向的成長型公司。 綜上所述,資本成本對成熟型企業的影響更為明顯,該類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用平穩、長遠的發展眼光來對待資本成本,會采取各種方法來降低控制資本成本;對于增長型的企業,由于企業的收益遠遠大于投入,所以對資本成本基本上不予考慮,但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成熟都會達到一個平穩的增長過程,資本成本的重要性就會越來越體現出來。
2.2 資本成本與融資決策的財務分析
按照保持與公司資產收益風險相匹配、維持合理的信用和財務彈性的融資決策和資本結構使用的基本準則,借助財務專業人士的專業知識,利用稅收、法規等政策環境和金融市場的有效性狀況,確定采用的融資類型、設定各項彈性條款、選擇適當融資時機和地點等都是融資需要考慮的因素。企業從中長期角度看,資本成本的評估數據是來源于資本市場的。因此,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完善資本市場,包括短期投資市場、長債債券市場(包括國債市聲和公司債券市場)等,創建被大家認可的資本市場收益標準。這對于投資銀行、投資及財務咨詢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大學商學院推廣、研究資本成本理念和資本成本估算方法方面都會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而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資本成本估算規范和方法。對于資本成本的規范和方法的總結,說明其在融資領域正在不斷的被重視和應用。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①資本成本實際上是投資者應當取得的最低報酬水平。資本成本是選擇和評價投資項目的重要標準。所以只有當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高于資本成本時,才是一個好的籌資項目,值得企業為之籌措資本;如果投資項目的收益低于資本成本,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資本結構,或選擇其他投資項目(重新考慮資本成本)。②資本成本是企業比較籌資方式、選擇籌資方案的重要依據。企業取得資本有各種渠道,如銀行信貸資金、民間資金、企業資金等來源,其籌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如吸收直接投資、銀行借款、發行股票債券等。渠道和方式不同所籌集的資本,將會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進面產生不同的籌資風險和資本成本。所以,資本成本的高低也就成了確定最佳資本結構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資本成本隨著籌資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當資本成本大于資本收益時,企業便不能再追加資本。③資本成本是衡量企業資金效益的臨界點。如果一定時期的綜合資本成本率高于總資產報酬率,就說明企業的籌資項目的選擇,資本的運作及經營業績均不佳。需要重新考慮改變資本結果,或盡快結束一些籌資成本較高的項目。
3 目前資本成本決策在國內企業中的現狀及其未來的展望
由于債務金額大小和利率高低是在債務形成時就明確的,所以我國企業普遍能意識到債務成本的存在,但是還感受不到股權資本成本的壓力。普遍認為公開發行股票是一種無須還本付息的廉價籌資方式。同時,資本成本的估算,特別是股權資本成本估算模型的應用還存在大量的技術困難。由于資本成本決策在現實存在著難以估算的弊端,所以在目前我國對資本成本決策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低于國際上一些經濟發達國家。
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可以歸結為:
(1)形成、使用的時間短。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期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短短30年的時間里,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許多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但是國人有一窩蜂做事的習慣,只追求短時利益,相互效仿,沒有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在經營管理上創立自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在經營理念上也是大同小異,形成了一種中國式的特有的企業模式。而對國外的先進企業經驗的學習及應用更多的是一些短時有效簡單模仿和應用,而沒能真正的把一些國外大企業的經營理念的精髓學到,對于資本成本的研究和應用也只是流于形式或者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上。
(2)中國特色的市場環境制約著中國企業資本成本的健康發展。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過快,一個企業正常的發展、成長階段,許多企業都沒有經歷過。而是跨越過了一些必經之路。這種超速發展使一些問題還沒來得及發生就被回避或者弱化了,而資本成本就成為這些被回避和弱化的問題之一。而當時中國的現狀是基本上每個行業都是買方市場,只要有得賣就有得買,賣方缺口很大。這就使得很多企業會同時生產某種產品,以獲得高利。這就使得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達到相對飽和,也就是說基本上都是增長型的企業,收益都遠遠高于資本成本,資本成本被忽略,基本上不在企業經營管理考慮之列。
結束語:隨著中國企業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趨于正規化,很多企業步入穩定型企業的行列,資本成本越來越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如本文前部分提到的,當一個企業成為穩定型企業時,資本成本的制約性的影響會不斷加深,所以必然迫使企業重視對資本成本的研究,這就促使資本成本決策理論的發展,并使其在廣泛應用中更加規范。今后資本成本決策將會在中國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也能更好地為其發展服務。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