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財務管理】隨著神木“后融資”時代的來臨,陜西加速民間資本向產業資本轉化的思路已然清晰。
7月15日,由傳言引發上千人參與的聚集事件,讓剛邁入千億GDP規模的全國百強縣——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一時間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而此前已經見諸報端的神木民間借貸危機也開始被放大。
“談起神木的民間借貸,用‘十戶九貸’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采訪中,曾參與了陜北民間借貸的劉寧對記者說,參與借貸的主要是血緣和地緣關系組成的圈子,他參與的數目較小,目前受到的影響不大。但周邊跑路的、自殺的傳聞都有,下一步該怎么辦?他現在也不清楚。
事實上,針對目前的民間借貸困局,神木將何去何從?不僅僅是神木當地人關注的問題,也早已成為政府部門關注的焦點。
近期,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曾兩個月內兩赴神木調研。7月23日,陜西省政府召開第十四次常務會,出臺《關于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對神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出了針對性扶持政策,支持神木縣爭取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點。
在學界看來,隨著政府部門規范引導力度的不斷加大,民間資本向陽光化、規范化方向的不斷發展,神木“后融資”時代也隨之來臨。這一過程中,陜西加速民間資本向產業資本轉化的思路已然清晰。
創傷一時難愈
張平所在的煤礦已經三個月沒有開工了。
張平是一個煤老板,他說,去年很多神木人還在看鄂爾多斯的笑話,沒想到很快就輪到了自己,神木民間借貸的危機在去年下半年其實已經比較明顯了。
劉寧則給記者簡單勾勒了神木民間借貸的鏈條圖:一個項目,需要10億元投資,這個人會找10個人,通過不等的融資獲得這筆投資。但事實上,錢不完全是這十個人拿出來的,“他們可能會從100個人那里融到所需的錢,然后這100人再到1000人,乃至更多。”
煤價下行、煤礦停產,資金的運轉開始停滯,整個產業鏈條無法負擔高額的借貸利率,這個高利息運轉的民間借貸鏈條就開始走向斷裂。
劉寧說,去年夏天開始,他周圍很多放貸的朋友已經開始收不到每月定期的利息了。
房姐及張孝昌、劉旭明等非法集資詐騙大案,觸動了神木民間的敏感神經,擠兌性撤資恐慌開始蔓延。“很多人都蒙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很多人都產生了恐慌感。”張平說。
盡管今年初,神木縣縣政府專門成立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開展排查摸底,堅決打擊騙貸拖貸、金融詐騙、惡意逃債等行為,但是恐慌情緒依舊存在,直到7月15日的聚集事件爆發。
“創傷或一時難以治愈。尤其是像張孝昌集資案件涉及成百上千老百姓。”張平說。
來自神木法院的案件數據顯示:僅2012年以來,神木法院受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達4786起,涉訴金額達32.17億元,涉訴人數7658人;在縣公安局立案偵查的借貸案件7起,涉案金額達43.1億元,涉案人數1247人(戶)。
“但事實上,官司打贏了也沒辦法,沒有錢,拿什么還。”張平說,下一步怎么辦,周圍的人現在也不清楚,聽說現在政府正在治理,希望有好的結果。
陜西省社科院金融投資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雅姍分析認為,由于非正規金融機構的管理局限性,資金所有者無法對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的監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部分借款主體經營環境的惡化,民間融資的高利率更容易引發借款人的違約風險,使資金到期無法歸從而引發債權、債務糾紛。7月15日,陜西省神木縣民眾在廣場的聚集事件就反映了這一問題。
產業空心化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民營經濟、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惡化,一些民營企業面臨轉型升級能力不足的困境時,逐步放棄了對主導產業的堅守。
據了解,神木縣許多企業都是制造業或者加工業,由于企業生產周期長且利潤率低,根本不如民間借貸市場上一年30%多的高額利潤,造成企業無心經營和轉型,把賺回來的錢都投入到地下錢莊,有的企業甚至已經變成了空殼,他們用自有資產抵押在銀行貸款再投入民間借貸市場,產業空心化越演越烈。
同時,居民由于CPI指數持續走高,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開始把存款從銀行儲蓄賬戶搬家,投向樓市和信托理財產品。大量的民間游資,在樓市、股市、農產品市場及藝術品、收藏品市場四處出擊。
“民間資本的投資方向已經很混亂了。”劉寧說,這些人什么都投,什么都敢投,“有時候一頓飯就把一個投資項目給定了,也不管自己懂不懂這個行業。”
孫雅姍認為,民間借貸膨脹造成的產業空心化,埋藏著巨大隱患。
“2012年以來,國際煤價持續下跌,房地產市場泡沫擠壓,兩番夾攻之下,神木民間資本市場轉冷,這不僅僅弱化了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也為神木縣經濟轉型和發展帶來了阻礙。”孫雅姍說。
但在危機背后,一些人卻相對平靜,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實實在在做事情的。據記者了解,在神木,也有一些人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這些人在這次民間借貸危機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一位投資混凝土行業的投資者表示,目前雖困難重重,但他感覺經濟大環境肯定會好轉。
他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他又買了一輛商砼車,“目前生意還可以。”
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即使一些企業依靠民間借貸融來一些游資,卻很難保證實業所需資金穩定運轉。民間游資一旦嗅到市場上的風吹草動,便會快速抽逃,最終是資金鏈斷裂,實體項目難以正常運轉。
向產業資本轉化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神木出現的問題,近期,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兩個月內兩赴神木調研。
在最近一次調研時,趙正永強調,對現有暴露出的問題,要科學分析、逐一研究,區分性質、分類處置,切實把民間資本引導到科學規范的運行軌道上來。對一些重大案件,要集中力量督辦,適時公布進展情況。
7月23日,陜西省政府第十四次常務會審議通過《關于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對神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出了針對性扶持政策。
《意見》指出,要以民間資本陽光化、規范化為宗旨,支持神木縣爭取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點。支持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擴大資本金規模,做優做精。支持設立財政資金引導、貸款需求企業參與的會員制融資性擔保公司。支持組建專業化民營投資公司,率先開展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和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試點。支持建立集中銀行、保險、融資性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形成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一條街。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濤對陜西上述思路表示肯定,他建議,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以政府為主導,可考慮籌備設立地方金融控股公司。
他說,金融控股公司可整合地方政府的相關資產和地方相關資源,以此為主體,可吸收民間資本和省內外著名投資機構參股,搭建地方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投融資平臺。“采取這種形式,有利于繞開成立正規銀行機構的復雜審批程序,也有利于整合區內外金融資源,以當地資源優勢和民間資本優勢為引力,在短期內構建起有規模、有影響力的投融資機構。”
“同時,以地方財政投入資金為引導,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參與組建能源產業投資基金、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及地方科技創新發展基金。”馮濤說,這三大基金的設立,有利于聚集和引導民間資本把當地能源產業做強做大,有利于推動能源產業園區化發展和產業升級轉型,也有利于當地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商品化發展。
“最重要的一點,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旨在增強地方創新活力,為產業升級轉型奠定基礎。”馮濤說。
此外,鼓勵民間資本進行兼并重組,提升規模和組織化水平,除積極參股上述基金外,可考慮推動組建地方股權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使民間借貸逐步由放貸為主體的業務轉向各類股權投資,從而促進區域資本市場的發展。
《意見》還指出,支持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擴大資本金規模,做優做精。“可以神木農村商業銀行為主體,吸收社會資本參股,籌劃組建市屬地方商業銀行。”馮濤說。
“后融資”時代更需規范
采訪中,張平表示對神木民間借貸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亂”,“有時候連個借條都不打,更重要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根本沒人管,沒幾個是拿這些錢做實實在生意的。”
“民間金融缺乏相應法律保障是其面臨的首要制約因素。”馮濤說。
而從立法現狀來看, 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民間借貸的法規, 只能依據合同法和民法來約束民間金融行為。
馮濤建言,陜西應盡快制定和頒布有關民間借貸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賦予民間借貸主體應有的法律地位,明確民間借貸的行為準則,從準入條件、借貸形式、借貸手續、雙方的權利義務、融資使用范圍、利率水平、稅收征收、違約責任等方面,以規范和保護正常的民間借貸行為。同時使打擊和取締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和地下錢莊等非法金融行為有法可依,以維護民間借貸發展的市場秩序。
“陜西可嘗試建立專門的神木地方金融管理機構,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和投資類機構以及網絡貸款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進行管理。”孫雅姍說,要定期采集民間借貸活動的有關數據,及時分析民間借貸資金流向和利率變化趨勢,全面掌握金融市場的變動情況。
“要建立民間借貸的風險處理機制,加大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力度,努力降低民間金融可能引發的社會不穩定的風險隱患。”馮濤說,從目前的情況看,經過十幾年快速發展積累,神木不會因為目前的危機出現大的衰退,關鍵是如何規范和引導民間資本健康發展。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