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洶涌,惠東女鞋旗幟還能扛多久?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讓本地的五十名設計師聚集一堂,互聯網營銷團隊在淘寶、天貓等電商渠道開拓是現場,引入全球專業人才培訓,在政府牽線下實現銀企合作破解資金難題。傳統的專業鎮,惠東縣吉隆鎮正用盡渾身解數,力圖實現女鞋行業的升級、創新。
只有鞋跟與鞋頭,中間是空心的——這是吉隆女鞋產業現有的五大服務平臺之一工業設計服務平臺最新設計的一款概念女鞋。同一棟樓里的一間會議室里,集團正與建設銀行進行合作洽談。幾百米外的銳科標準技術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員正為前來尋求專利申請幫助的企業,進行產品外觀和性能的各項測試。幾公里外,龍源鞋業的林小虎正在籌劃著惠東女鞋版本的工業4.0。
是什么讓一個以女鞋制造的傳統專業鎮出現如此的變化?這一切的變化要從7年前說起。
汪畇是遠東集團的副總經理,旗下的遠東鞋業、鞋材等多家公司都圍繞女鞋生產展開。他對數年來吉隆產業的變化記憶猶新:2008年,隨著世界性的次貸危機,來自國外的需求猛跌,吉隆的女鞋生產遇到困難,訂單大幅減少30%以上。經濟危機是暫時的,產業變革卻是永久的。在工業4.0的概念被提出的前夜,吉隆的女鞋生產大部分還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吉隆鎮的副鎮長蔡仲珊坦言,鎮上有2264家制鞋企業,年生產女鞋5.4億雙,年產值122億元,但年產值達到2000萬的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3家——也只有這些企業才基本采用生產流水線——充其量也不過是工業3.0之前的水平,距離智能和柔性生產的工業4.0相距甚遠。
林小虎辦公室的沙發上放著一本介紹德國工業4.0的書,但在他規劃中的吉隆女鞋版本的“工業4.0”,和書上的概念有著明顯差別。女鞋通過機器控制的柔性生產在技術上難度太大,而且具體到生產上沒有太大的可行性,他希望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實現的產業升級,是機器自動化基礎上的人與機器的密切協作。
在人與機器的協作中,最不可能讓渡的工序當屬產品設計。從借鑒溫州等地女鞋產品的板房師傅到合作創新的設計師,是吉隆女鞋的一大希望所在。不過,與陳江類似,在女鞋行業中,由于制作工藝并不復雜,產品抄襲更加嚴重,對于要走自我創新的吉隆來說,申請專利也就屬于必經之路。銳科標準技術有限公司正是看準了其中市場而設立。然而,同樣與陳江類似的是,該公司的檢測室中,較為簡單的物理檢測設備大多為國產,而高技術含量的設備清一色為日本或歐美的進口產品。
吉隆街道上遍布的鞋材商店,讓人有種時光停留之感:這和林小虎的父輩從香港到此創業的情景并無根本性變化。自主創新設計、互聯網、金融合作,這對尚處在工業1.0時代的小作坊們有著必須跨越而又遙遠的距離。根據目前規定,自主創新設計的產品,即使申請專利成功,申請通過的時間也短于其它企業仿制的時間,甚至就連女鞋生產的行業標準,至今國內也未能統一。
傳統如吉隆,升級面臨諸多困境,新興如陳江,轉型也存在方向和產業基礎上的多重挑戰。最大的問題,或許不在于專業鎮已經做了什么,而在于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不被產業升級的浪潮所淘汰。(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