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品牌管理】常言道:把簡單普通的事做到極致就是成功。這句話也適用于企業品牌和企業文化。任何一個企業,無論大小強弱,從事什么行業,都可以創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創立自己的品牌,不一定需要巨額廣告公關投入,也不一定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更不一定需要品牌大師的策劃設計。企業只需找到一種符合自己特點的企業文化,并把這種企業文化做到極致,就可以創立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這種依靠企業文化創立成功品牌的例子比比皆是,區別只在于有意識和無意識而已。
用企業文化創立企業品牌,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最佳途徑。很多成功的大品牌,都是在無意識中這樣做的,并且意外取得巨大成功。大家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這本書不僅成就了汪中求的個人品牌,也成就了許多成功而偉大的企業。日本德國的產品為什么享譽世界?源于他們把細致認真的文化做到了極致。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整體上都無法與德日相比。聶圣哲的德勝洋樓,也是奉行這種極致注意細節的文化,甚至員工刷牙洗澡都作出具體規定,在木制洋樓建筑行業創出自己的品牌。當然德勝洋樓企業文化和企業品牌的成功,其內涵遠不止注重細節這一點。企業文化涉及企業經營各個方面,用企業文化創立企業品牌的途徑可謂是無窮無盡。一個企業只要有意識地去做,找到一種符合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到極致,創立成功的企業品牌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360奉行一種流氓文化,創立人周鴻瑋被行業成為流氓之父。盡管這個稱謂有些貶義,但都不影響360走向快速成功。歷史上曹操有一句名言: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遺臭萬年。任何一個自甘平庸,追求中不溜秋不上不下的企業和個人,都是不會創立成功的品牌的。在品牌的世界里,“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一個成功的企業品牌,不單純只是為了短時出名而已。成功的品牌要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要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第二,要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第三,要代表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沒有效益的品牌是沒有意義的;不能堅持持久的品牌也是沒有生命力的;不符合行業當前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品牌,逆歷史和行業潮流而動,當然也是沒有前途的。
要用企業文化創立成功的企業品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關鍵成功因素”。什么是關鍵成功因素?就是決定行業成功的幾個關鍵要素(KSF)。企業圍繞這幾個關鍵成功要素,設計自己的戰略和文化,就從根本上為創立品牌奠定了基礎。每個行業的關鍵成功因素都是不同的,并且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時代而有所變化。地域,民族,時代一般無法選擇,唯有文化可以塑造和把握,是影響關鍵成功因素的最活躍系數。只要善于掌握運用這個系數,就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關鍵成功因素的價值,創立打造成功品牌。
用公式表達如下:品牌=文化系數×關鍵成功因素
B=c×KSF (B-brand;c-culture;KSF-key success factors)
比如,制造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是質量。把產品質量做到最好,無疑是創立品牌的正確途徑,但卻不是唯一的途徑。如果企業只能在質量一條道上走到黑,對中小企業創立品牌無疑是困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大多數企業都是死路一條。電影《大腕》里有段臺詞: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為什么不是最好而是最貴的房子,反而更好賣呢?原因就只有一個——文化。因為受到追求奢靡浮華文化的影響,關鍵成功因素出現變異,使得品牌成功有了更多的道路選擇。同樣道理,文化給品牌開辟了很多新道路。比如,過去人們買雨傘都重視質量,現在人們不再強調質量,反而突出簡易,便宜,一次性,因為使用雨傘的文化觀念變了。于是市場上出現大量廉價雨傘。如果把這種雨傘理念做到極致,不也是一種成功的品牌嗎?
以這種觀念來看待品牌和文化,企業創立品牌的視野就是非常廣闊的。認識到這一點,對廣大中小企業創立品牌最有價值。我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說明,無論是什么行業,什么產品,都可以學習借鑒。現代營銷太多強調產品本身差異化,強調定位的標新立異和概念的獨一無二,強調品類創新和獨特銷售主張(USP),這種思路往往事倍功半,成本巨大,得不償失,而且風險較大。因為創新的代價通常是巨大的,往往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在文化理念上尋求突破(也就是文化創新),并且把一種文化做到極致,成本卻非常低廉,效果反而更加明顯。過去常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全,人全我奇,人奇我獨。現在還可以加上一句:人獨我極。這就是說,如果看到某個品牌的獨特優勢,我只要把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就可以成功地創立自己的品牌了。這種創立品牌的方式,不一定需要多少資源投入,也不一定需要創新思維,只要堅持以恒地做到極致就可以。中國人不缺聰明智慧,往往最缺的就是這種恒心和毅力。
海爾把真誠文化做到了極致;華為把狼文化做到了極致;蘋果把創新文化做到了極致;360把流氓文化做到了極致;阿里巴巴把容易做生意文化做到了極致;IBM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文化做到了極致;麥當勞肯德基把標準化文化做到了極致……這些都是一些如雷灌耳的大品牌。就是一個小門面,一個小企業,一個小單位,一個小人物,一個小網站,一個小微博,如果你把某個特色文化做到極致,何愁不能創立自己的品牌?笨就笨到底,傻就傻到位,丑就丑到極限,窮就窮到一無所有。安徽蕪湖的傻子瓜子,就是因為傻而出名的。膾炙人口的臭豆腐,不也是一種臭文化的經典嗎?所以,問題不是文化對品牌有沒有用,而是你自己有沒有獨特的文化,你是否真正懂得并掌握了這種文化?你是否把這種文化做到了極致?(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