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加盟學堂】雖然廠家的“渠道扁平化”以及電商等新渠道的崛起,對鞋業總代們產生了一定的經營壓力,不過,導致部分總代陷入經營困境、利潤下滑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其自身。根據行業人士口述,小編綜合整理了以下幾個擋鞋業代理商財路的問題。
1、小富即安,不敢做大
很多代理商經商只是為了做生意,目的是改善生活,而不是做一份事業求得人生的成功。因此,當生意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這類代理商往往容易自我滿足,尤其當遇到行業變化時,更不敢貿然行動,恐擔風險。
2、跟不上企業發展的腳步
面對品牌廠家的積極求變,許多代理商卻無動于衷,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無法與廠家同頻。在思路和能力上,在市場發展上,都沒辦法滿足企業的發展腳步,終將錯過“水漲船高”的發展機會。
3、多元投資,錯失發展機遇
D品牌四川總代理李總,2008年前后年回款額已經接近億元,走在了當地真皮男鞋市場的前列。此時,李總聽說投資礦山收益巨豐,于是挪用大量資金前往山西承包煤礦。結果,受美國次貸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原煤價格一再下跌,李總因而虧損連連。且礦山前景被人看空,因而無人接手,大量可用資金被套牢。與此同時,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品牌在四川市場飛速發展,D品牌被遠遠地甩在身后。
多元化雖是不錯的發展方向,倘若前期規劃與準備不足,代理商很容易陷入“多元化陷阱”,出現資源配置過于分散、運作費用過大、團隊難以支撐乃至資金鏈斷裂等風險。
4、零售意識差,只做傳統批發生意
“渠道為王”已逐漸升級為“零售為王”,終端零售成為整個鞋業渠道的核心動力。然而有些代理商依然留在“批發時代”,缺乏市場銷售、門店管理及消費心理、消費趨勢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只知道老實做“搬運工”,不斷向加盟商壓貨、催款。而一旦終端零售出現困難就束手無策,不知從何著手調整,無法給予客戶切實有效地幫助。
5、消極悲觀,沒有發展思路
“現在市場不好做啊。這2年沒有前兩年生意好做啊。今年天氣太反常了,棉鞋不好賣啊。這幾年電商沖擊太厲害啊……”這些話成了某些代理商的口頭禪。
這類代理商多數以前依機會起家,一方面對市場發展不敏感,不知道探尋消費市場發展軌跡;另一方面沒有及時積攢能力,當市場紅利消失后,難免陷入茫然、焦慮、不知所措的狀態。
6、喜歡打小算盤
部分代理商,工于心計,精于算計,對上游廠家和下游客戶計較太多,沒有“舍得”心態,終將限制自己的發展。
7、不擅長學習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更新與迭代迅速。雖然學習渠道多、信息獲得極為便捷,但一些代理商卻不善于學習與交流,對新知識、新技術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差,更不用提及學習后的執行落地。
8、對客戶服務能力弱
很多代理商對于服務的理解太過于零散和簡單,認為及時發貨、給予客戶一定的調換比例和欠賬周期就可以,不了解終端的真正需求,難以有效服務客戶。(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