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出不了喬布斯?
【-鞋世界導刊】喬布斯辭職后,蘋果股價下挫5%,與蘋果公司有直接利益的相關公司股價也受到沖擊,紛紛下跌;而三星和HTC等競爭對手的股價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股市顯然將蘋果等同于喬布斯,認為有喬布斯的蘋果才具有殺傷力。
喬布斯事無巨細地主持開發著蘋果的產品。蘋果作為一家員工超過4.5萬,擁有全球頂級的產品設計師、工程師和營銷人員的IT公司, 由喬布斯一個人將公司所有人的凝聚力聚合起來,只為達到一個目的——創造。
喬布斯不是神,蘋果能在他帶領下取得輝煌,是因為他堅定不移地帶領蘋果進行著創造。“喬式”蘋果產品都打著“顛覆”和“創造”的符號,他對蘋果產品的愿望如同蘋果Ipad產品的廣告語“再一次改變世界”。
目光從喬布斯轉眼至中國。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國,品質一流的Iphone4也全部由我國企業生產代工。上到精密電子下到襪子、打火機,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為什么中國就出不了一個喬布斯?
一、中國企業家創新精神不足,或者說沒有冒險精神。
美國一直都是冒險家的樂園,從“西部淘金熱”到今天的網絡爆炸,美國一直在不斷地制造著冒險寵兒。而蘋果作為一家IT公司,也是從冒險走向成功。Iphone的問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它為電話賦予了時尚的功能,一切煥然一新。Iphone幾乎可以告訴人們,“這才是手機,人們都要向我看齊。”
中國企業家缺乏冒險精神,不敢創新,更不敢創造,一直追隨著國外品牌的創新步伐發展,缺乏市場話語權。
二、中國對于知識產權保護不夠
不用創新就能賺錢,那么誰還創新?假如甲偷了乙家的東西,卻被法官免于懲罰,那么保不齊哪天乙也就開始偷丙家的東西了。
前些天美國唐人街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經營華人喪葬業務的商店老板,因出售一些標有奔馳、保時捷LOGO的紙車模型,被美國警方以侵犯商標權等罪名逮捕。
國人肯定認為這是小題大做,認為美國人很滑稽,但是這個事情充分說明了國外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我國正是因為缺乏嚴密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導致現在盜版和剽竊現象比比皆是。袒護,不利于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參與外部競爭,經歷市場的優勝劣汰才是企業變堅強的根本。
三、中國企業投機性強
據2011胡潤財富報告數據顯示,全國已有96萬千萬富豪和6萬億萬富豪,其中1/3的人參與房地產投資,這一比例在過去三年均有所增長。
中國人喜歡賺“安穩錢”,當積累一定資本后,希望避開實業的不確定危機,將財富投機到較穩健的房地產投資上,甚至很多制造企業都在旗下設置了地產開發公司。可以說近年來火爆的房地產行業“綁架”了中國的制造業經濟,也從側面桎梏了中國企業的發展。
房地產的暴利讓微利的工業制造企業無心戀戰,紛紛投身其中。這樣一來,中國的制造業優勢漸失,這就是房地產暴利對制造業的擠出效應。
若想杜絕我國的房地產投機性應該向德國學習。在德國,房地產不是暴利行業,制造業才是王道。德國人雖然收入頗高,但是德國首都柏林房價卻遠遠不及中國的北、上、廣、深。數據表明,在過去十幾年,德國房價每年平均上漲1%,而物價水平每年平均上漲2%,相比之下,德國房價實際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縮水。自1977年以來,德國平均房價上漲60%,而個人收入增長已超過了3倍。德國土地實行私有制,各級政府對土地的使用都有明確限制,商業區和住宅區劃分明確,而房地產價格也取決于市場,而不是房地產商說了算。同時,德國的每筆房屋售賣交易和房屋租賃交易都會記錄在案,以便統計出該區域租售房屋的平均價格,超過這一價格的將受到重罰。
如此遏制房地產商投機取巧,拒絕商家暴利,使得在德國炒房根本無利可圖,也使得德國企業深知制造業才是王道,從此安心從事研發制造,杜絕了一夜暴富的念頭。
中國出不了喬布斯,跟眾多“中國特色”有著直接的關系,若要改善這種現狀,還需政府和企業進行多方努力,提高認識,建立適合孵化出“喬布斯”的環境和機制。
首先需要“去山寨化”。政府扶持和鼓勵企業創新,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獎勵制度,培養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其次為遏制房地產等投機性經濟的大利潤空間,防止企業抱有“僅僅依靠資本即可獲利”的投機性心理,“不勞而獲”的思想,已經導致很多企業的“非良性多元化”發展,形成本末倒置的結果;最后建立嚴密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擊抄襲、剽竊的企業行為,樹立良好的競爭環境。
打造“富可敵國”的企業不能只依靠外部環境,最主要還是企業對行業的前瞻性和產品創新的積極性。蘋果成功的根本是將創新升華到創造,中國若想改變現狀,打造蘋果式的企業,必須將“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