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Armour不僅僅是一家體育公司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住在美國巴爾的摩市的居民,平常很少有機會閱讀當地的商業期刊,以至于他們也沒注意到,起家于這座海濱城市的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是如何瘋狂成長的。
Under Armour成立于1996年,僅有19年歷史,與兩大巨頭品牌Nike和Adidas()相比,這個美國品牌顯得太年輕。但是,Under Armour卻扮演了一個勇猛挑戰者的角色。最直觀的表現是,這個2005年才上市的美國公司,正在迅猛地提升著其股價——從最初的3.11美元升至如今的81.43美元,它的增幅將近2500%。
眾所周知,在此之前,Under Armour以生產運動緊身衣而出名。由于專注使用者的舒適度,Under Armour成為了功能性運動服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品牌,占有將近80%的全球市場份額。Under Armour,幾乎就是運動緊身衣的代名詞,掀起了以吸汗滌綸為材料的體育裝備潮流。
當然,即使Under Armour一直對運動服裝很堅定,但只賣運動緊身衣已經滿足不了這家年輕品牌的野心。近幾年,Under Armour迅速在其它體育領域擴展其影響力。它先是在美國大學生體育聯盟NCAA中與球隊簽下裝備合同,并在美國橄欖球領域打開一片天地。隨后,Under Armour從耐克手中搶走NBA球星斯蒂芬·庫里,這是它進軍籃球市場的重要一步。
就算在最不熟悉的足球領域,Under Armour也決心挑戰阿迪達斯,它與英超球隊熱刺合作研發高品質足球鞋,近日更是和巴西勁旅圣保羅足球隊簽訂了贊助協議。
憑借著這一系列擴張措施,2014財年,Under Armour的凈利潤大漲28%。并于當年的上半年,Under Armour在各項指標上超越老牌阿迪達斯,成為僅次于耐克的全美第二運動品牌!敖酉聛,我們將繼續在全球實現擴張性戰略,增加全球合作伙伴以及品牌直營店!盪nder ArmourCEO凱文·普蘭克如此說道。
不過,要想完全替代阿迪達斯的地位并且對耐克發起挑戰,Under Armour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從去年年底至今,Under Armour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看上去更像一家高科技公司。
這個改變從去年11月份開始,Under Armour當時以1.5億美元收購了在美國頗受歡迎的健身追蹤應用MapMyFitness。這個應用產品的注冊用戶已經高達兩千萬人,此次收購被認為是Under Armour改變原有游戲規則的開端,它想好了要往可穿戴設備的產品研發中摻一腳。
隨后,今年1月份,Under Armour宣布與手機制造商HTC展開合作,設計一系列的移動應用,以配合MapMyFitness健康追蹤設備的研發。
緊接著,2月份,Under Armour繼續“出手”。這回更加大方,它一口氣收購了兩家運動應用公司——MyFitnessPal和Endomondo,收購價格分別為4.75億美元和8500萬美元。MyFitnessPal是一家提供健康飲食指導服務的應用,用戶數量約為8000萬。Endomondo則是用于記錄跑步、騎自行車等運動數據,可分享到社交網絡,用戶數量也有2000萬。很明顯,Under Armour希望以此更進一步地構建其強大的數字健身平臺。
“我注意到,現在大家采訪我的時候,主題已經不集中在運動服飾,開始談科技了,他們甚至說Under Armour是一家隱形的技術公司!苯,Under Armour CEO凱文·普蘭克接受采訪時說道,“因為我們有高質量的運動衫和運動鞋產品作支撐,以此擴充數字化新業務,我認為這將會是Under Armour在接下來十年的重要增長點!
顯然,Under Armour高層對這一舉動是充滿了信心。他們預計,憑借著以上應用產品的原有基礎,Under Armour的數字化運動平臺的用戶數量已超過1.3億。加之后續還有更多的產品研發和推廣活動,Under Armour對此類產品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并將其數字化運動平臺形容為“健身運動領域的LinkedIn”(LinkedIn是著名的全球職場人士溝通平臺)。
“隨著我們的平臺上聚集了1.3億用戶,他們和Under Armour的第一次握手很可能是‘數字握手’,我們感到很自豪!眲P文·普蘭克說道。
通過一系列的收購來擴張版圖,Under Armour的身上有著躁動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影子。不可否認,這些舉措確實讓Under Armour迅速掌握了一大批運動健身應用的用戶,而且用戶基數對其進一步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不過,他們不會忘了在健身數字平臺上領先一步的Nike+。在2014年年初,Nike+的用戶量已經超過3000萬,加之耐克的品牌認同度和感情度更佳,其用戶黏性不容忽視。這足以讓凱文·普蘭克和其他Under Armour高層睡不好覺。
當然,作為挑戰者的成功案例,年輕有勁的Under Armour也不好惹。它為了發展數字健身平臺,短時間內就花掉了數個億,相當于無數運動緊身衣的銷售額,這個美國品牌為了追趕耐克也是拼了。不過,對于Under Armour來說,在超越阿迪達斯成為“全美第二”之后,它不盯著追趕,還能盯著誰?(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