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參加國外展會時,盡量避免國內企業控訴國內企業侵權,因為可能會出現同室操戈異域作戰雙輸局面而影響不好;
02,對于參展企業多和敏感的產品,可請當地律師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提供現場服務。避免侵權國外企業而造成糾,如果真的被人告侵權,可以找當地律師幫忙,因此不少被懷疑侵權的展品經律師交涉被認定并不構成侵權,進而在法律強制令之前對侵權糾紛加以解決,從而確保企業順利參展;杜絕明顯侵權的產品;當事人不要輕易簽署和接收任何不認識的文件;
03,當你的產品被外國參展企業控告侵犯其知識產權(商標、專利、外型設計)并有海關人員和警察前來扣押或沒收展品時,可以先加以現現解釋,他們堅決要扣押展品和帶走參展人員時,不應阻止,更不應采取過激行為抵制,但要求他們開具展品收據,如果發生沖突可尋求領事幫助和保護;如果經海關或地方法院判定,對方所訴侵權不成立,或屬因商業競爭誣告,可馬上到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如確定對方純屬誣告,也可同時提起刑事訴訟。
04,如果我參展企業發現或懷疑他人的產品侵犯了自家產品的知識產權,也可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權利要求,禁止對方展示侵權產品,或向當地檢察院、海關稽查局提出刑事立案申請,海關將依法采取相應措施;
05,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國家的形象和利益,維護民族尊嚴,不得有損于國格、人格和國家利益的言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有關規章制度及各項外事紀律及外事授權規定,一切行動聽指揮。參加外事活動,要體現來自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的中國人風度,態度要自然、大方、穩重。言談要有分寸,禮貌要合乎常規,對身份不清和不熟悉者不做深談;遇境外媒體采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應該請示組辦單位負責人后再做答復。嚴守國家機密。對外交談不得涉及我內部機密。出國不得攜帶任何標有“秘密”、“機密”、“絕密”字樣的文件,包括公司的內部材料、內部報刊或記有內部保密情況的筆記本;加強組織觀念,堅持統一對外的思想,顧全大局,協同對外。參展企業應互相支持,不得互相封鎖,減價競銷,使國家遭受信譽和經濟上的損失。展團作為整體,應服從團長和有關工作人員的統一領導和安排,全體人員必須做到:個人服從組織、服從團組領隊指揮,不做無謂的爭論,有問題及時請示匯報;
06,出入境及旅行注意事項:
中國邊防檢查:填寫出境卡、健康申報表、交驗護照、檢查簽證、飛機票等;
中國海關檢查:如有需要申報的貴重物品,如攝像機、筆記本電腦等,請填寫旅客攜帶物品出境申報
單并走紅色通道。外幣超過2000美元需持有國家外匯管理局簽發的“攜帶外幣出境許可證”;
07,在出入境及機場侯機時,盡量不要當眾大聲咳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08,赴美航班允許每人攜帶兩件托運行李和一件手提行李。托運行李每件重量不超過72LBs/32KGs,每件三邊最大之和62inches/158cm,手提行李最大重量40LBs/18KGs,最大三邊之和45inches/113cm。請務必保存好行李托運票(baggage tag),以備查驗或報失,并按航空公司要求在每件行李上拴好行李牌;
09,機場安全檢查可能會要求乘客脫鞋、解皮帶、脫外套、開箱檢查行李、當場啟動并演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很多問題的安全詢問等,這些做法并不是針對特定人士的特定措施,只是目前實行的例行檢查的一部分,請以平和耐心的心態接受檢查,積極配合。對部分機場工作人員可能的態度生硬請保持克制。請盡量不要攜帶液體飲料或酒精飲料登機,如必須攜帶,請務必托運并配合機場安檢人員的工作;
10,在機場辦理行李托運手續時,為提高效率,會要求大家排蛇行隊,在排隊過程中,請務必保證與自己的托運行李在一起。如機場工作人員認為人與行李分離,會給團隊和個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11,根據需要攜帶所需的個人平時服用的藥品及應急藥物。不能攜帶食品,美國海關禁帶食品,否則有可能影響正常入境;
12,隨身攜帶所住飯店的名片(上有該飯店的地址、電話),為外出活動萬一走失的“應急卡”;行程自理人員,請注意項目網站上有關我駐美外交機構的值班電話,如遇意外,請立即與他們聯系;
13,妥善保管個人物品,貴重物品請存入飯店保險箱,護照及返程機票應交領隊統一保管。外出活動時,請隨身攜帶自己護照和簽證的復印件。在外活動時,請盡量避免攜帶大額外幣現金,建議辦理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國際信用卡。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政策,使用信用卡在境外消費,可在國內以人民幣支付在就餐、拍照、購物時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原則上包不離手;
14,一是要充分了解國外市場的需求狀況,做到適銷對路,不要盲目出口;二是了解當地的進口政策、市場環境、結匯方式等,控制風險、謹防詐騙;三是要隨時把握國際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對可能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保持警惕;
15,度量單位不對,拿不到“洋訂單”;在度量單位上,我們要求的是英制單位,而國內多數企業都是公制單位。盡管這類企業有ISO管理體系認證,卻沒有外商認可的產品質量檢測認證,所以拿不到跨國采購的入場券;
16,跨國企業全球采購,要求不管在多遠,就像和在家門口采購一樣方便、劃算。這就要求供應商嚴格按照跨國企業要求的日期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