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措施”又稱“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簡稱TBT),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制定的一些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的技術法規、標準以及檢驗商品的合格性評定程序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基本原則:非歧視性原則、標準協調原則、同等效力原則、相互承認原則、透明度原則。實質上,整個WTO市場準入規則是基于兩大主要協定:WTO框架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定》來構筑的,前者主要是為國際貿易中出現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與實施,以及相關爭端解決機制制定相應規則,以協調國際貿易中日益普遍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問題。
我國自入世以來遭遇的貿易壁壘主要有三類:技術性貿易措施(TBT)、檢驗檢疫措施、通關環節壁壘。技術性貿易措施由于隱蔽性強、涉及面廣、方式靈活、名目繁多而備受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青睞。目前,我國有近60%的出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每年損失約400億到500億美元,技術性貿易措施給國際貿易造成的障礙占各類壁壘總和的比重由原來的20%已飆升至目前的80%左右。(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