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經營管理】2012年年底,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中國首席代表劉萌拜訪了位于美國紐約的《財富》雜志總部,與其總編輯和500強排名專家等人交談時獲悉,該雜志預測2014年全球財富500強,中國上榜企業將超過110家。
近期,劉萌也看到,加拿大的一家媒體投資研究公司發布的全球最可持續性企業100強排行榜中,竟然沒有一家中國企業上榜。
“中國是最早支持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的國家之一,我們為之深感驕傲。然而和中國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和不斷攀升的國際地位相比,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美譽度的中國企業太少了,這就需要中國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品牌建設。”劉萌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雖然最早源于西方,但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非常契合,可以為我所用,推動中國企業實現可持續的全球性增長,成為世界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劉萌一直致力于幫助中國企業通過聯合國平臺建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軟實力和品牌美譽度,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在全球的最終實現。
2013年8月,劉萌出版了《責任改變世界——聯合國全球契約,引領全球企業大變革》一書,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該書寫下親筆寄語:“中國企業可以通過負責任的企業行為,支持我們的地球、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集體安全,為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和世界各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的未來奠定基礎。我感謝你們支持聯合國全球契約的熱情和行動,并相信,你們的良好示范將激勵中國各地的其他企業加入到我們的共同事業中來!”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和最具影響力的、旨在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聯合國機構,是聯結聯合國與企業界、非政府組織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橋梁。
《責任改變世界》一書中首次揭示了中國企業榮登國際上的財富排行榜、卻失利可持續排行榜這一現象,劉萌說她在思考這個問題:拋開評選標準的合理與否,為什么中國企業難登可持續排行榜?
劉萌告訴記者,對全球契約組織中領軍企業家的深度訪談不僅為她自己提供了答案,也為各個行業的中國企業提供了發展思路和決策參考。這些企業家的分享被劉萌稱之為榜樣的力量,“希望能從訪談中提取中國領軍企業領導人對可持續發展的見解和舉措,喚醒更多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行動,促進更多中國企業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可持續地發展,建立更多更強的國際品牌,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在訪談中,劉萌的問題逐漸找到答案。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就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告訴劉萌:“世界500強其實只是世界500大,大并不等于強。”沒有基準和原則的企業,無論從經營理念還是管理手段,從運營機制到產品都是不可持續的。
如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不再是負擔,而是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根據哈佛商學院最新研究,企業可持續性方面的文化對企業行為和業績的影響表明,那些具有高度可持續性的企業無論是在股票市場上還是在財務業績上,都相比其他企業顯著領先。
由此,劉萌認為,“當企業遇到危機的時候,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高標準如同為企業提供了保險,便于爭取各方的理解和認同。”同時,社會責任一旦被企業真正整合到經營管理中,將極大地激發企業的創造力,推動其產品研發和創新,例如現在涌現的綠色食品、有機農業、電動汽車等,她認為,低碳產品、可回收利用產品、節能產品將會更多涌現。
在訪談中,劉萌也感受到中國企業領導者其實對企業社會責任有著獨到的理解。在企業社會責任中,企業員工被當作利益相關方,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就談到了他對一線工人的重視。在寶鋼集團每年的技術創新中,有40%的專利是一線產業工人發明創造的,徐樂江把這稱為“藍領創新”工程。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為貴也向劉萌表示,“企業在競爭過程中的壓力要傳遞到每一名員工,包括技術開發人員和市場技術支持,也包括我們的工人。公司在壓力的傳遞和員工的健康兩者之間要不斷尋求平衡。”
對于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來說,企業家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會對企業行為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對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的訪談,給劉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張躍坦承自己犯過錯。張躍曾經是中國第一個購買私人飛機的企業家,而且買了不止一架,但在了解到全球氣候問題的時候,他開始坐民航飛機,因為私人飛機的耗能是民航飛機的十幾倍。但是,現在中國的企業家還在買飛機,張躍對劉萌說:“我現在見一個買飛機的人,就會拍他的肩膀,當著周圍所有的人指責他不能買飛機,我們要覺醒,氣候危機這么嚴重,全世界都關注這個問題,你怎么還大規模浪費?”
當前國際上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大部分是在政府和社會的整體推動之下建立和完善的,特別是今天在全球廣泛推廣和運用的一些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企業社會責任從本義上來說是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內部系統,但政府有效介入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并在這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一種普遍的國際現象。據劉萌介紹,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社會責任起步比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2006年以來,在中國政府的主導和積極推動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09年年底,超過1000家中國企業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劉萌告訴記者,“不少企業還建立了社會責任部門,統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部分先進企業還在積極探索將社會責任工作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管理,建立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在劉萌看來,中國企業應擺脫在國際舞臺上被動的局面,積極爭做相關的“國際游戲規則”制定者。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最后期限正在逼近,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廣泛討論,以確定2015年后的發展議程,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肩負著調動企業參與制定這個新議程的任務。劉萌表示:“企業界正在迎來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機遇,應積極為這一重大國際規則獻計獻策,我們希望加大力度推動企業界為衛生保健、能源、糧食和營養、氣候和水等聯合國各項優先工作和全人類的發展目標作出空前的貢獻。”(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