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戰略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閩南民營企業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資金和團隊等資源,也取得不錯的市場成績,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轉型的挑戰,浙商、蘇商、粵商等同樣活躍在民營經濟舞臺上,并形成一定的資產規模,與閩企同臺競技。據悉,在2014年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中,福建省僅有8家入圍,相比于其他產區來說“分量不足”了。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泉州民營企業要如何從內部做好改革,做好轉型的準備?
本期精英會,早報邀請到《閩南民企的百億與百年》作者、泉州時代光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詹偉峰,泉州天宇化纖織造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清發,仁建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經理唐啟祥,南益地產福建區域人事行政總監施麗玲,新閩航(集團)海運公司人力行政中心總經理王芳,善友匯負責人魏沛汾等業界精英,就閩南民營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形勢下如何突破困境進行探討。
觀點一 借助數據對比再造企業戰略
“從2008年開始,泉州鞋服行業迎來了發展高峰期,但從2012年左右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這兩年,隨著經濟形勢下行,各行各業都到了轉型的節點。我覺得此時要突圍就要從戰略上進行考慮。”作為深入研究過閩商和浙商經濟發展的業內資深人士,詹偉峰認為,中國民營企業數量眾多,在企業運轉的過程中,經營者的目光是否具有前瞻性極為重要,“很多時候,企業的失敗在于決策失誤,也就是戰略定位本身就出現了問題,對于行業發展環境以及業界標桿企業缺少深入的研究。”
詹偉峰認為,目前閩南企業老板存在著一個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一味圖快而忽略了發展的質,導致用發展來掩蓋生存的問題。比如通過融資擴張規模,來掩蓋企業切實缺少資金實力的問題,這是近期泉州業界爆發出來的一個問題。”他說,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其實企業經營者應該沉下心來,認真思考企業的核心需求,系統化、規范化梳理企業面臨的問題,才能做出正確的戰略定位和策略。
施麗玲也認為,在現階段特殊的經濟形勢之下,企業原先設定的戰略可能不符合當前的發展。她說,現在企業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的定位,而不是要“做第一”的定位!爸贫ㄐ碌膽鹇裕畔暮味鴣恚托枰殬I經理人來做這些細節的執行工作!彼J為,職業經理人要有職業經理人的操守,在某個程度上要做老板的得力助手,先幫老板把基礎工作做好,再去提一些決策方面的建議,“比如老板時間很緊,許多方面的數據他沒法精確去分析,這時候就需要職業經理人發揮作用。”
黃清發則搜集了一些數據來說明當前泉州企業的困境。“在2009年,福建與廣東、浙江、江蘇三個省的企業營收最高值對比中,廣東排名第一位的企業為1490億元,浙江首位14億元,江蘇首位約1400億元,而福建首位的企業是120億元,相當于廣東的10%,浙江的19.6%,江蘇的9.1%。在2014年,廣東企業營收最高的達到2390億元,浙江首位企業是1584億元,江蘇首位為2798億元,福建首位則為205億元!彼J為,從營業收入來比,其他省份的不少企業都已經是千億規模,而福建哪怕是“領頭羊”企業,也才達到“百億級”,并且從增長率來說,福建企業也遠遠落后于其他三個省份。
“這些數據都意味著我們的企業跟人家的差距不只是一點點!秉S清發說,通過對比數據才知道差距,否則企業都只是坐井觀天。通過客觀數據的對比,要改變企業的戰略眼光,走出去向人家學習比較!捌髽I家要放得下,把企業的糟粕放下,走出去,學習了解同行業其他企業是如何做的,他們的標桿是怎樣設置的,了解當下的經濟大環境形勢,順勢而上。戰略不是無中生有的,要達到一個高度再去掌握才行!彼f。
王芳認為,民營企業目前面對的有三方面問題:一是資金短缺,二是訂單量下降,三是經營成本提高。“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要適當發生改變!彼f。
觀點二 給員工一起往前走的信心
上述的對比數據,引發了與會人士的思考:閩南企業為什么“長不大”?在當前創新轉型的關口,企業又該如何迎頭趕上?黃清發認為,從表面上看可以歸結為三點原因:第一,閩南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較差,比不過其他省份的民企;第二,閩南企業基本上是傳統行業,行業不夠大,制約了發展空間;第三,資本運作的水平太差,不能很好地利用福建的平臺優勢。但是再深入思考會發現,同樣的行業,其他省份卻可以做大做強,所以企業所在行業也不是太大問題。
黃清發認為,企業要“長大”,老板要善于學習。很多企業停滯不前,遇到發展瓶頸無法克服困難,歸根結底還是企業老板不善于學習,沒有踏出自身所處行業去看宏觀經濟形勢的視角,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不能很好把握,“真正影響企業發展的,其實是管理者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這是最關鍵的!
施麗玲認為,民營企業“長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跳不出傳統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怪圈!叭荽蠖鄶道习鍌兌际侵厍橹亓x者,舍不得放棄跟自己一同創業打江山的戰友,很難引進一些先進的現代化、國際化管理理念的專業人才,固守原有的管理模式。老板心胸不夠寬廣,能夠讓職業經理人來持股參與管理的企業少之又少,而且現在有許多外企基金都在尋找合適的朝陽產業進行融資,但是一方面泉州民企獲得這類信息的渠道較為狹窄,另一方面老板又不敢輕易嘗試外來資本融資,怕被控股!彼J為,老板的胸懷從某一種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走多快,正是因為泉州民企老板不夠開放,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唐啟祥認為,相比國企,民企其實有自己的優勢!氨热鐩Q策速度快,一件事情從提議到決定,沒有太多關卡的審批;比如沒有國企那么多的包袱,民企更容易輕裝上陣!彼f,其實泉州民營企業要發展,應該充分利用民企的優勢,“老板要有這種意識和胸懷,敢于決策,敢于做事,同時還要把企業的戰略明確地表述給員工,讓員工有信心跟著企業走下去。”
觀點三 對各級管理者充分授權
施麗玲認為,民營企業的發展,除了整個經濟大環境形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企業內部,要明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資本運作能力、核心人才有多少以及企業家的戰略能力。如果企業家不能達到一個高度,就很難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運籌帷幄!耙恍﹥炐闫髽I如華為、萬科等,已經是進入一個‘無我’境界,創始人、大股東等都把公司股份分給員工,與員工捆綁在一起,用好了優秀人才,強化自己的核心人才競爭力!彼J為,如果企業不善于用人,老板不充分授權,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也難以發揮作用。
與會人士表示,家族式管理制度歷來有之,有的企業對于公司高管或者核心人才也設置了股權之類的激勵機制,但是他們設置的標準太高,卡得嚴格,員工夠不著,這樣激勵機制就失去作用了!八^激勵,應該是讓員工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的。如果怎么努力也夠不著,就跟畫在空中的餅一樣了!迸c會人士認為,其實這種現象的發生,關鍵還是企業老板的胸懷不足。
黃清發認為,現在很多民企老板陷入一個誤區,認為企業有錢,只要給職業經理人付錢就能辦事,沒有一種事業平臺的意識,僅僅給錢是不夠的,還要給權、給位,錢、權、位三位一體,才能有責、權、利的一致。“一些老板有很強的占有欲,認為這個企業是由他本人創辦,所以他最有話語權,想要做什么就可以怎么做。還會有一種心理,認為員工就是拿錢打工的,叫員工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彼f,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已經不僅僅是如何“用人”的問題,而是“經營人”的問題,“老板對人才要有經營的意識,怎樣用好人才、幫助人才發展、更好地讓人才的能力與企業的發展相匹配等,都需要全盤考慮。”
唐啟祥則表示,這兩年不少企業都出現了人才斷層的問題,“空降來的人才水土不服,內部提拔上來的人才卻好像長不高,于是老板很困惑!彼J為,越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企業,老板越是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企業“要走到哪里去”!爸挥欣习逯榔髽I要往哪里走,才能知道如何配備達到這種戰略的人才!彼f。
觀點四 職業經理人也要轉變觀念
王芳認為,一些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沒有達到企業的決策層面,無法為企業創造出良好的氛圍,不能跟上老板學習的步伐,也使企業的發展趕不上時代的變化!俺霈F這種情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職業經理人所需的環境市場不夠,二是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夠。”她認為,每個企業都會面臨著人才引進的問題,但職業經理人也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縮小與老板之間的距離,做到與老板共同成長。
魏沛汾認為,很多人都提倡企業老板在民營企業的經營過程中要善于學習,但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發生事情的時候也需要從自身尋找問題,從老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思考自己能夠為企業做些什么,能為企業創造多少價值,而不是一味去抱怨!奥殬I經理人轉變自己的觀念尤為重要。”她說。(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